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中医药原创技术分会(以下简称本分会)。 本分会为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的二级机构,是由全国从事中医领域的/、学者和中医药教育机构、科研机构、中医医疗机构、咨询管理机构、中药生产企业、中医装备研发、生产、流通企业等单位自愿组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群众团体。
发展历史
一、中医中药原创技术研究分会的申请、筹备、成立历程
2017年2月开始策划申请加入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
2017年8月向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提交分会申请报告;
2017年10月成功获得总会批复,同意筹备中医中药原创技术研究分会;
2018年9月在北京正式成立。
宗旨与战略目标
宗旨:“挖掘、传承、保护原创技术与成果。”
战略目标:充分发挥行业指导、服务、协调、推广的作用,健全中医药原创技术挖掘机制、研发机制、培训制度,规范应用推广,分会将团结组织全国广大中医药学者、/,集中整合中医药关于创新技术和信息化的各种资源,搭建全国中医药创新技术综合交流的服务平台,加强中医药创新技术的国内国际交流合作,提高中医创新技术和服务水平,从而促进我国中医药事业全面发展。
工作理事会
严格遵循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关于分会组织架构人员入会申请审核标准,截止到2018年9月中医中药原创技术研究分会已吸纳中医药原创领域的临床、科研、教育等方面的/学者;全国各省市中医医院、专科医院(含民营)院长、门诊部、研究所、研究院等医疗机构的相关领导;及中医药传承人等120人,其中包括会长1人、副会长12人、常务理事89人,理事271人。
成立大会准备工作
1、自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同意分会筹备以来,在总会的严格指导下,我们的筹备工作高效部署竭力将每个细节落实到位,以健全分会成立前期工作,期间曾多次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国际部中医中药原创技术研究分会秘书处召开筹备会议,共同商酌谈论分会发展事宜及管理办法(草案);
2、分会的业务范围参照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的规章制度,并依据**领域内大数据信息对中医药领域发展方向,面临的科研、临床难题及中医药行业的优势与不足进行全面调研筛选、反复推敲修订,最终经分会管理层商定由分会会长定稿。
3、随着大数据信息时代的到来,中国中医药健康行业与信息化相结合也迫在眉睫,为了完善分会信息化网络系统,经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的指导,我们搭建了平台官网、V公众账号及中医药健康小程序(建设中);
4、为了中医中药原创技术平台夯实基础,稳步发展;为了真正实现拯救、普及、传承传统中医药文化;为了中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我们招贤纳士,吸引有志之士、有才之人共同组建我们分会团队。
分会运营情况
分会秘书处一部:北京东直门医院国际部
二部:北京中民瑞康医学研究院
分会工作任务
(一)大力开展中医原创技术挖掘、研究、评价、推广,搜集、挖掘、整理、遴选中医中药原创技术建立中医药原创技术遴选目录。推动建立中医原创技术保护机制、创新研发鼓励机制、成果转化机制,建立中医原创技术评价体系,搭建推广平台。
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
中医药原创技术分会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本分会的名称为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中医中药原创技术研究分会(以下简称本分会)。
第二条 本分会为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的二级机构,是由全国从事中医领域的/、学者和中医药教育机构、科研机构、中医医疗机构、咨询管理机构、中药生产企业、中医装备研发、生产、流通企业等单位自愿组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群众团体。
第三条 本分会宗旨是:发挥行业指导、服务、协调、推广的作用。健全中医药原创技术挖掘机制、研发机制、培训制度,规范应用推广,分会将团结组织全国广大中医药学者、/,集中整合中医药关于创新技术和信息化的各种资源,搭建全国中医药创新技术综合交流的服务平台,加强中医药创新技术的国内国际交流合作,提高中医创新技术和服务水平,从而促进我国中医药事业全面发展。
第四条 本分会是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的二级机构,依法接受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的领导。
第五条 本分会接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业务指导。
第六条 本分会秘书处设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国际部,下设:秘书处、学术部、教育培训部、对外合作交流部。联系TEL:010-57436868
第七条 本分会五年一届。